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大機與細機

Mr Riceball在「我要寫日本人」網誌的文章「讀空氣」,談到一些香港人喜歡用巨型單鏡反光相機的問題。

我想,以所用的東西來加強自己的信心、提高個人的形象,也許是自原始人類社會,男人手持長矛或大斧表示力量便有的吧。就好像現在很多澳洲人,迷戀價錢高、耗油多、保養貴又不好開的四驅車一樣。

撇開那些真正追求照片質素和操作的手感,不惜斥資買大機和鏡頭,寧願做苦力托著機的攝影發燒友不談,我想有些人純是「貪威」多於實用的。你們只是用機仔,我用大機,正是「唔打得都睇得」是也。


用單鏡反光機還不算,還要動輒裝上長長的變焦鏡,捨不得除下,看起來很「專業」的樣子。

可惜不少人捨不得買原廠的高價鏡頭,只是用雜廠廉宜貨,還要是鏡頭質素低、光圈細的款式。這樣的單反組合,拍照片「鬆、郁、朦」的機會很大,「睇得唔打得」,很難是靚相的保證啦。

不過話說回來,照片拍得好不好,是構圖、採光的心思,和按快門攫取決定性的一刻的時機。相機不過是一件工具,最重要的,還是攝影人的腦袋。 

一代攝影大師,法國的 Henri Cartier-Bresson 用的雖然也是Leica 名機,但喜歡配非廣角非遠攝、角度不闊不窄的50mm定焦標準鏡,也拍到無數不朽名作呢。 

我是拍友,大、中、小的菲林和數碼相機,長短火都齊備(http://chrisleung1954.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25791),這兩部是我的小型數碼機:

左邊的是Casio的卡片機,是我第一部數碼相機,120萬像素,不是自動對焦,而是根本「不設對焦」,是比「傻瓜機」還要低B的「白癡機」。拍5尺以外的景物還是OK的,現在當然是古董,連當鋪都不收的了。

右邊的是Konica Minolta 的300萬像素機,8倍變焦,有相當不錯的微距,用了有四五年。Konica 和 Minolta 原本是兩家老牌名廠,合併之後也不能生存,現在都化為烏有,歸入了Sony的旗下。這部「高級傻瓜機」的功能還算不錯,有很多手動的選擇。我尤其喜歡它的鏡頭固定,不像有些機為了機身做得扁薄,開機關機時鏡頭分幾截伸縮,使人對其耐用度不大放心。

評估相機的質素,不能單看其「像數」的規格。300萬的像數,比我的手機還要低;另一個決定的因素,是鏡頭後面的感光體的大小。現在一些袖珍相機也號稱「1000萬像素」,但感光體太小,拍出來的效果,不一定好得過這部老爺機。

我在本網誌貼的照片,大多數是用這部隨身不離的Konica Minolta拍的,雖然經過縮圖,以及為了節省儲藏空間調低了解像度 (Resolution),還算是「睇得下」的吧。

我拍照的預設解像度,夠用即可,不會調到3600X2400,通常只是1280X960。一張照片的檔案,還不足1Mb。

如果自己或與拍友出動獵影,一心煲靚相,我當然是動用----「Pentax兩爺孫」,我另外兩部數碼單鏡反光的啦。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 則留言:

  1. 劍舞映上午10:47

    跟影友行山常聽到:『以前晒碼頭用金撈,現在用大機。港男當頸鍊戴,搞到頸都粗埋啦!』

    街上不時見到這些人做特技表演,高難度什至不合『常理』地拍。最勁係次次都一take過?!

    回覆刪除
  2. 是啊,加了長鏡,還要配後備電池的直倒把手,好像戰地記者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