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無聊哀悼

反省戰爭的殘酷、哀悼犧牲的軍民,大條道理也。

澳洲人每年的4月25日,是 ANZAC Day,主要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紐西蘭響應前宗主國英國的呼召,在1915年組成聯軍前往歐洲參戰。ANZAC 是縮寫,全名是「澳紐聯軍」(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同日有各類紀念活動,也一併紀念澳洲參與過的其他戰事,如50年代的韓戰、60年代的越戰、近年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反恐」戰等等。歷史上,除了二戰時日本飛機空襲達爾文,和潛艇駛近悉尼港,澳洲人實際在自己國土之上「保家衛國」而戰的不多。絕大多數被英國和美國,這兩個素來無好帶挈的友邦拖落水的。 

1915年,英國為了支援聯軍,打擊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計劃進軍德國的盟友土耳其,搶佔 Gallipoli半島,以拖累其軍事力量。英國的海軍大臣,年輕的邱吉爾計劃在Dandanelles附近揮軍搶灘,向高地攻擊土耳其的駐軍。

(Mel Gibson主演的電影Gallipoli 完場片段 )

這個行動十分危險,因為土耳其軍隊居高臨下,佔了地利,砲火如雨之下的搶灘者九死一生。當年擔當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就是澳紐聯軍,英國軍隊則完全沒有參加,澳洲佬可謂義氣搏兒戲,被英國佬搵了大笨。

當時澳洲脫離英國殖民地的身分獨立才十餘年,對英國還是言聽計從,還不知道打這場仗分分鐘有去無回,踴躍響應參軍的人很多,有些還是18歲不到的年輕人。結果這場戰役一開始便傷亡慘重,拖了幾個月,卒之要全部撤退,即是打敗仗;澳洲陣亡者8000餘人,紐西蘭2000餘人,澳洲傷20000餘人。

當年澳洲人口僅幾百萬,這個傷亡是真的吃不消的。但是每年澳洲人大批組團,前往土耳其Dandanelles戰場遺址,哀悼陣亡的軍人,我就覺得是莫名其妙....

一場戰爭,誰對誰錯,誰是「正義之師」,很難說得明白,人總覺得自己比對方正確一點。澳洲去攻打土耳其,土耳其力抗澳軍,就是他們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

澳洲佬打敗了,損兵折將,土耳其人不是覺得是活該的嗎?現在澳洲佬年年走到人家的地頭,哀悼傷亡的軍人,也虧現在的土耳其政府和人民寬宏大量,容許他們這樣做這般不得體的事。

試想,假如日本每年組團去珍珠港,悼念陣亡的日本轟炸機空軍,我們會怎樣評價?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