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8日 星期日

我怎樣讀英國文學

(上)


上文談到我學英文的經過,講到學了四年便考入「九龍華仁書院」,開始嚴格全英語教學的「英文中學」生涯。

我F. 1的班主任兼英文老師是印度裔的Mr Aras,第一天上學便是以前未試過的「外國人」老師,使我戰戰兢兢。Mr Aras的英語很標準,沒有濃濁的印度口音。其他的科目都是華人老師,但是上課時一句中文也不講的,我們當時年紀小,適應力和學習能力都強,很快便應付自如了。

唸「語文」和唸「文學」是兩個不同的學科,華仁除了一般的英文課,另外有Reading課,類似文學欣賞,每年要讀幾本文學作品,記得第一本是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跟著的一兩年,有R. L. Stevenson的Treasure Island(金銀島)、John Buchan 的 The 39 Steps、C.S. Forester的African Queen等等,都是熱門的學生讀物,不過由如我們的英文程度尚低,所以選用的只是Longman出版社為初級生編的Simplified Version(簡略版),比較容易明白。


到了F.4,我們開始讀原本了。華仁相當創新,不讓我們讀甚麼「雙城記」之類的古典小說,而是偵探小說女王Agatha Christie寫的The Mysterious Affairs at Styles和Jerome K. Jerome寫的滑稽小說Three Men in a Boat,由 Joseph Foley神父擔任導師。同年的聖經知識課,是讀Knox翻譯的路加福音英文版,文筆古雅,例如brother寫為brethren、crowd寫成multitude等等,使我們發力進步不少。

升上F. 5,Reading課由Richard Kennedy神父帶我們讀一本洋洋幾百頁的真正英國文學巨著「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Jane Austen),聖經課要讀比路加福音艱深得多的「宗徒行實」(The Acts of the Apostles或譯「使徒行傳」)。

其間我對英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餘追看英文作品,那時很迷20世紀英國作家毛姆(Somerset Maugham),他的書看了一本又一本。

1971年中學會考後,我留讀華仁的「大學預科」F.6 和 F.7,才開始有正式的「英國文學」課,由恩師江之鈞先生擔任。

(下)


記江之鈞恩師

2005年12月,香港的報紙上有段新聞,著名的九龍華仁書院英文科老師江之鈞,疑因患上精神分裂,幻覺被人追殺的困擾之下,在沙田跳下城門河「逃生」時淹死。

消息傳出,全球各地曾經上過江老師的課的新舊學生,幾天之內email相告,同感哀悼婉惜。

江老師在華仁任教的日子,長達45年,我沒寫錯,真的是 四 十 五 年!因為他在法定退休年齡之後,仍然不收薪水,義務留校續教。

1971年,江老師是30出頭不久,年輕力壯,但已是有十年經驗的老師,正處於Top Fit的黃金歲月,我能在這個時期跟他學英國文學,真是我的福氣。

江老師多數用Francis Kong這個英文名,學生為他起了一個廣東話諧音的綽號「番薯乾」,他知道之後也不以為忤。他是富家出身,根本不需要工作來討生活,公子哥兒的氣質很重,考到車牌之前,自僱司機送他上班,他喜歡率性而為,我在另一篇文章「師道恩情」提過一二。

江老師的財力雄厚,下面一事可見端倪:

江老師的尊翁江筱呂老先生去世,遺囑捐給香港大學一大筆金錢,用他的名字建一座學生宿舍。香港大學拿了錢,拖了若干年,結果物價上升,原來一筆錢不敷應用,於是向江氏後人要求「加碼」,否則宿舍建成之後不會用上「江筱呂」這個名字。江老師的兄弟不齒大學的無理要求,「啋佢都傻」。結果還是江老師私人掏出幾十萬元給香港大學,建成了給Post Graduate居住的「江筱呂堂」,完成父親的遺願。當年一層500尺的新樓,也不過是三幾萬元而已!

江老師教我們大學預科的英國文學課,根據Syllabus唸一堆必修的名著,都是相當艱深的作品:

William Congreve的社會諷刺劇The Way of the World;
Alexander Pope寫的仿古「史詩」(Epic)搞笑版The Rape of the Lock;
John Donne等人寫的玄學詩(Metaphysical Poetry);
莎士比亞的劇本Julius Ceasar;
浪漫派詩人John Keats的詩集(內有敘事詩Lamia---鬼佬版的「白蛇傳」);
John Milton的Paradise Lost(失樂園)文字艱深,但文采豐美無比,有如中國的「賦」;
Jonathan Swift的Gulliver’s Travels,不要以為「大人國與小人國」是兒童故事,其文筆是一代經典,主角到過大人國與小人國之後還有兩國,更有深刻的政治和哲學含義!
Henry Fielding的小說Joseph Andrews,是其巨著Tom Jones的「Q 版」;
Jane Austen的小說Emma。

江老師對自己的流利和漂亮的英文很自負,在他眼中,英文好的人,世界沒有幾個,美國式的英文他尤其不放在眼內。一班同學的英文作文,往往被他批評得體無完膚,有一次他在堂上大彈我們的文章沉悶沒新意,說「I do not enjoy reading the essays from any one of you.....save Christopher's」。這句話令我飄飄然,所以我也算是江老師那一年的「得意門生」。

他用上一個 save 字代替常用的 except 字,是他用字不落俗套的習慣(又例如他不說unbearable 而常說較古雅的 insufferable (suffer 一字在古典文學中常作「容許」和「忍受」解,不一定是「受苦」)。

兩年之後,我考香港大學,僥倖不辱師門,英國文學考得Credit。入大學後沒有選修英國文學,專心研讀哲學,課餘還常常追讀一些文學名著,不過這兩年的根底由江老師打得很結實,年輕時精讀的書和老師傳授的心得可以長留記憶,後來受用無窮。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19 則留言:

  1. 梁先生你就好...
    小弟放洋一年
    英語科也只得D....雖有幸踏進HONG KONG U
    仍覺自己VOCAB 比其他同學少...總有點自卑心態
    英國文學...唉-_-望塵莫及

    回覆刪除
  2. 文學和語文科不同,語文在於實用,文學要講興趣。
    提高語文程度不難,聽、講、讀、寫的教和學都有方法;性格不近文學的,就沒法了。

    回覆刪除
  3. 小弟其實對中國文學有興趣(古今皆然)
    但英國文學真係未曾沾手
    見梁先生既有讀,亦能讀善讀,誠心配服

    查字典...記生字,實為最痛苦的一環
    字認得不多...睇英文書都興趣減半-_-

    我見好多網友都在此問梁生你英文問題
    我亦冒昧問三個問題

    一係 去O CAMP 時練CHEERS
    其中有句為 We Should never fall for we belong to HKU.

    其實為何FOR 後可用 NOUN CLAUSE?是習慣使然嗎?

    而另一問是 OF WHICH 的用法
    其實我不明白為何 有時 用WHICH 也能表達的事,要用OF WHICH 來表示呢?

    最後一問是
    1)This is my last question before I make my decision of which class I should join.
    2)This is my last question before I make my decision on which class I should join.
    請問是否兩者皆文法無誤..還是只有2對?

    回覆刪除
  4. 1. for 可以用作 because解,這裡就是了。

    2. which 和 of which 的分別用法,看以下你就明白了:
    a. IPad is a nice tool which will enhance your productivity =
    IPad is a nice tool.+ IPad will enhance your productivity
    ("which" 是指IPad)

    b. IPad, of which the inventer was Steve Jobs, is a nice tool. =
    Steve Jobs was the inventer of IPad + IPad is a nice tool.
    ("of which" 是指Steve Jobs)


    3. 不要讓中間的 before I make my decision 弄混了。
    question "on" XXX 是指問題的內容。
    question "of" YYY 是指該問題的性質,例如ques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回覆刪除
  5. Raymond上午9:33

    小弟在中學沒有讀過英國文學,學校也沒有開這一科。英文已經驚到腳軟,英國文學,免了。
    小弟大專讀浸會,[我們那時叫浸記],要修大一英文和大二英文,不及格就要重修到合格才能畢業。大一英文的教科書乃 50 Great Short Stories。講師美國美女,上堂不會解書,指定一篇要討論的,回家讀,然後上堂一起分析討論。我們讀中文系的苦不堪言,星期六就抱著本大字典,逐句搏鬥。兩個學期,大約讀了廿篇。上學期考試,只得D,下學期有一個C。
    到了大二英文,不用讀美國文學了。但也沒有甚麼好日子過。除了隨堂英文作文,做英文作業外,上學期要幾個學生一組排一場英文話劇,在班房演出[另外幾組,還找King Sir來看呢!],下學期就要自找題目,寫一篇十頁打字紙的英文論文。由花面貓的草稿到十頁打字紙的最後成品,全部要交。還要突擊在堂上寫所選題目的簡述,即堂交。大二英文,上學期C,下學期B,脫苦海了!

    回覆刪除
  6. 好老師引導真的很重要啊!
    小弟得遇明師,是走運了。
    現在的電子書,按著那個不懂的生字便出解釋,太方便了!

    回覆刪除
  7. 原來如此...得梁生先指點
    受教了
    那三問中的2正確
    1則是否有點奇怪?

    回覆刪除
  8. 以for 代替 because是很常用的。

    回覆刪除
  9. 不好意思
    誤導了你
    我是指第三問中的 1和 2
    抱歉

    回覆刪除
  10. question "on" something 的說法很平常,沒奇怪啊。

    回覆刪除
  11. 明白...但其實我總是疑在第一句
    1)This is my last question before I make my decision of which class I should join.

    也是對而平常嗎...?
    OF WHICH看似指 DECISION的性質而非提供QUESTION的性質...

    回覆刪除
  12. Oh 我現在才明你的問題!
    先前你問 which和 of which的分別,把我弄混了。
    你這個 of是關於你的 decison,這個說得通。
    This is my last question /
    before I make my decision of/
    "which class I should join".

    回覆刪除
  13. THANK YOU!
    終於不再困惑

    回覆刪除
  14. 鬆了一口氣!

    回覆刪除
  15. 梁sir:江老師英文好係因為留過學/係外國長大嗎?他有沒有分享過為何他是怎樣學英文的?我好有興趣了解以前的人是怎樣學英文,照計舊時代人沒有今天的媒體幫助,那時無網上無錄音帶聽無電視睇,最多聽電台(徐志摩錢鍾書時代年電台都無),學外文很不方便,但點解又學得咁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江先生是HKU的英文系學士,沒有留過學。
      他是以身教,沒有教我們方法。你喜歡上英文這語言,肯用心去聽、講、讀、寫,就一定有成績。
      很多人介意的口音問題,就受一點先天的影響,例如能否控制發音的肌肉,有些人會好一點,有些人會差一點。
      多聽本地人的英文,留意他們說的英文,和自己說的有甚麼不同,肯模仿他們,改變自己慣了的發音,多多講,自然會有進步。
      你說的徐志摩錢鍾書,我未聽過他們的英文發音,不敢說了。

      刪除
    2. 傅聰成長於民國時代的老上海,英文受教於傅雷,在英國住咗幾十年,我聽過佢係RTHK Radio4訪問,英文當然流利,卻很重上海口音!所以我想徐志摩錢鍾書也類似(都是江浙人仕)!

      刪除
  16. 我也想跟隨呢個精要booklist去接觸英國文學。梁sir讚唔讚成先睇上述著作嘅電影/電視版("輪"其字幕),之後再睇原文會更容易入手?電影/電視通常嘅script都將原著改成現代英語

    回覆刪除
  17. Julius Ceasar可以看1953年的一齣,James Mason演Brutus, Marlon Brando演Mark Anthony,不錯。
    Gulliver's Travels 則大多只把頭兩部拍成兒童片,與原著的深意離行離列。
    Emma則看BBC製的電視片更好。
    其他的我不知道有無電影版。

    回覆刪除